《臺灣‧府城隍廟》
台灣府城隍廟府城隍廟的創設年代難考
相傳大約創建於西元1669年(明永曆23年),位在當時府城東安坊郡署的右側
是明鄭晚期便已存在,算得上是台灣最早的城隍廟
入清後,西元1693年(康熙32年)的整修是最早的文獻紀錄
西元1677年(乾隆42年),當時知府蔣元樞捐俸重修,立碑記事
由現存於赤嵌樓小碑林的圖碑看來,目前的建築 格局應該是在這時候確立的
府城隍廟為三進帶雙護龍的建築
身為府城陰間的「府衙」,其建築本身氣派十足,
尤其三川門的雕飾彩繪相當精采、華麗,卻掩不住府城隍廟陰森的氣息
整體陰森森的空間氣氛令人印象深刻
由三川門外走進廟內
即能明顯感覺出來……府城隍廟主管陰間事務,所以不像一般廟宇強調寬敞明亮的空間
相反的,卻刻意採取低矮、具壓迫感的尺度,
以營造出符合廟性的陰暗氣氛來
府城隍廟位居市街,左右封閉,進深極長,幽暗深邃的氣氛很難發散
即使在大白天裡,也可清楚的感受到
府城隍廟歷史悠久,廟性特殊,其匾聯文物不但數量豐富,且多有恩威並濟
勸世行善的含意,內容別具一格,充滿趣味
國家二級古蹟
三川門
踏入廟門懸掛黑底金字、粗獷有力的「爾來了」匾額迎門高懸
正好符合
「黑心的人進得了衙門,黑心的人進不了廟門」的俗諺
彷彿訴說著:「你來了,又有幾個能逃!」
府城三大名匾之一
「爾來了」
進了大門回首仰望
又見超大型的「大算盤」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
「大算盤」是1937年由善信陳江山所獻
左右刻聯「善惡權由人自作,是非算定法難容」
以算盤計算世人功過,有戒惡揚善的意味
二爺范將軍(柳爺)
大爺謝將軍(甘爺)
聽審牌與刑具
放告牌與刑具
彰瘅風聲
光緒十六年 1890年 臺南府知府方祖蔭所獻
文判官
武判官
府城隍威靈公
二十四司
是城隍爺部署各司其職儼如人間的行政部門
福佑善良
咸豐十一年 1861年 臺灣府知府洪毓琛所獻
虎爺將軍
鎮殿 府城隍爺